随着医药分开、分级诊疗等医改政策深入推进,药店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。那么,2025药店不需要执业药师了吗?
一、现行执业药师政策解读
我国现行《药品管理法》明确规定,药品零售企业必须配备执业药师。根据国家药监局新数据,截至2023年底,全国注册执业药师总数达到73.5万人,每万人口执业药师数约为5.2人,基本实现了《"十三五"国家药品安全规划》提出的目标要求。
当前政策下,经营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,必须配备执业药师负责处方审核和用药指导。对执业药师存在缺口的地区,允许实行差异化配备使用政策,但过渡期不超过2025年。这一规定引发了业内对"2025年后是否取消执业药师强制配备"的猜测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3年9月发布的《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》再次强调了执业药师在药品零售环节的重要性,要求企业建立符合经营和质量管理要求的计算机系统,配备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。这表明至少在短期内,执业药师制度不会轻易取消。
二、2025年政策调整的可能性分析
关于2025年药店可能不再需要执业药师的说法,主要源于对差异化配备政策过渡期结束后的不确定性解读。业内专家认为,完全取消执业药师配备的可能性较低,更可能的是政策将呈现以下三种走向:
1. 分类管理政策:根据药店经营范围和所在区域,实行差异化配备要求。城市地区可能维持现有标准,偏远地区或乡镇药店可能放宽要求。
2. 远程药事服务补充:允许药店通过远程药事服务系统共享执业药师资源,解决部分地区药师不足问题。目前广东、江苏等地已开展试点。
3. 分级管理制度:根据药店服务能力进行分级,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药学技术人员配备标准。
中国药科大学药品监管科学研究院最新研究显示,完全取消执业药师配备可能导致不合理用药风险上升23%-35%,这与健康中国战略背道而驰。因此,政策更可能趋向优化而非取消执业药师制度。
三、政策变化对药店行业的影响
无论政策如何调整,药店行业都将面临深刻变革。若2025年放宽执业药师配备要求,短期内将产生以下影响:
1. 经营成本变化:人力成本可能下降20%-30%,尤其对中小型连锁药店有利。但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投入可能增加。
2. 市场竞争格局:行业准入门槛降低可能导致药店数量短期激增,市场竞争加剧。专业药房与普通药房的分化将更加明显。
3. 商业模式转型:药店可能从单纯药品销售向健康管理服务转型,对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将从"有证"向"有能力"转变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政策调整,消费者对专业药事服务的需求仍在持续增长。据《2023年中国药店发展报告》显示,提供专业药学服务的药店客单价平均高出28%,顾客忠诚度提升40%以上。因此,药店不应将政策放宽视为降低专业标准的信号,而应视为提升服务质量的机遇。
四、药店经营者的应对策略
面对政策不确定性,药店经营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:
1. 人才战略调整:
- 保持合理执业药师配备,不因政策可能放宽而大幅裁减
- 加强现有药师继续教育,提升慢性病管理等专业能力
- 培养"药学+健康管理"复合型人才,适应行业转型
2. 服务模式创新:
- 发展"互联网+药事服务",通过远程咨询扩大服务半径
- 建立会员健康档案,提供个性化用药指导
- 与医疗机构合作,开展处方流转和用药随访
3. 差异化定位:
- 城市药店可强化专业药房定位,提供高端药学服务
- 社区药店可侧重健康管理和常见病用药指导
- 乡镇药店可加强基本药物供应和合理用药宣传
某上市连锁药店2023年财报显示,其专业药事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5%,占总收入比重已达12%,证明专业化发展路径具有商业可持续性。
五、消费者需要注意的问题
政策调整后,消费者在药店购药时需特别注意:
1. 识别药店资质:查看是否公示《药品经营许可证》和执业药师注册证
2. 咨询专业人士:购买处方药时坚持咨询执业药师,获取用药指导
3. 警惕营销陷阱:不轻信非专业人士推荐的保健品或高价药品
4. 保留购药凭证:妥善保存处方和购药小票,维护自身权益
数据显示,经执业药师指导的用药方案,患者依从性提高35%,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28%。因此,即便政策调整,消费者也应主动寻求专业药事服务。
综合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,2025年完全取消药店执业药师配备的可能性较低,更可能是优化调整配备政策。药店行业应未雨绸缪,平衡成本控制与专业服务能力建设,通过提升药事服务价值赢得市场竞争。 注: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 https://www.pxwy.cn/news-id-84123.html 违者必究!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培训无忧网编辑部人员整理发布,内容真实性请自行核实或联系我们,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药师资格频道查看更多,了解相关专业课程信息您可在线咨询也可免费申请试课。关注官方微信了解更多:150 3333 6050